投资人的人性认知误区

学习

体验

蜂群

拼拼

LeanCode

投资人的人性认知误区




成立5年以来,群蜂社已经对近70个项目执行尽职调查以及线上拆解。每个项目我们都持续的跟踪其后续的发展,进行复盘。70多个项目,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磨刀不误砍柴工。多复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是持续提升判断能力最好的方法。我们总结了投资人(包括我们的项目经理以及蜜圈投资人)在判断一个项目时总有一些常见的人性认知误区。


误区1:“投人唯亲”而不是广泛海选


投资需要信任基础。所以很多人都只投资熟人或者朋友的项目。在熟人圈子内投资也许可以减少一些道德风险和代理风险。但一个投资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不发生道德问题是最基本的,远不足以成就一个成功项目。群蜂社广泛筛选项目,不限于团队成员自身的圈子,我们的项目来源非常广泛。我的投资生涯中,遇到创业团队有道德问题的项目仅有1例,讽刺的是那一例恰恰来自熟人圈子。


熟人圈子里做投资,虽然可能减少了道德风险,但可能会出现其他的问题。例如,正是因为是熟人,大家不会把账算的这么清,也不好意思开口谈一个符合商业原则投融资条款,不好意思开口要一些保障,甚至不好意思在投前去公司做深度的尽调。当投后发现不妥时,还会碍于情面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不维护。


有一个蜜圈会员几年前参与他朋友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他们一帮哥们凑钱投资的。项目本身是赚钱的,但赚回来的钱,又“利益输送”到了他们其中一个股东的上市公司,帮助他提升业绩。他的几个朋友都不差钱,创始人决策时就微信群里交代一下就通过了这个安排。他一肚子委屈,也不好意思说不,怕影响大家的关系。前段时间咨询我,让我帮忙评估一下他的股权值多少钱,他想开口跟他们说原价退出,不玩了。


另外,在自己的小圈子内选择投资标的,选择的标的就不多。海选方能出精品。个人圈子十里挑一比起群蜂社的百里挑一,成功的概率小太多了。过去很多会员把他们投资过的项目发给我们,希望获得我们意见或者服务,不少的项目,在我们看来,在我们这里还达不到立项的标准。



误区2:“信人唯亲”而不是辩证兼听


我们项目经理在调研项目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很专业的领域会询问朋友。我们在项目拆解过程中,很多投资人也会就一些项目咨询他们的专家朋友,甚至邀请他们的专家朋友加入拆解。兼听则明,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专家朋友的意见一定要辩证的兼听,避免“信人唯亲”——宁愿相信不专业的亲戚和朋友只言片语,也不相信其他人专业全面的评估。


首先,我们投资的科创领域大多数处于前沿的领域,具有很高的创新度。专家顾问可能在某一个环节有足够的深度,但不见得有足够的广度,不见得有洞悉未来的Vision。对于很多新技术,可能会给你这样的反馈“这个产品/技术,都没有听过,没有人用,没市场。”早期项目,我们做的是“趋势投资”,提前布局和预判未来,赚得是预判的钱。很多技术和产品都不是现在的主流,而是未来有可能成为主流。


例如,肿瘤的主流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和化疗。资本的投资并不集中在这几个领域,而是集中在一些新兴的现在还不是主流的领域,例如免疫治疗。我们刚刚拆解的mRNA肿瘤疫苗项目,真正的全面了解的专家其实很少。因为这项技术跟许多前沿技术一样,高度的复合领域,涉及临床医学、肿瘤免疫学、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等。而某一个领域的技术专家可能也只了解其中一个技术环节,甚至还不是完整的技术方案。在对mRNA肿瘤疫苗项目进行调研时,我们就咨询了一个专家,这个生物技术专家给了我们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印证了载体技术的关键性、稀缺性以及价值。但这个专家还给了另外一个意见——项目用人工智能筛选和预测肿瘤新生抗原,被他解读为“蹭热点故意忽悠我们”。这是有失偏颇的。BT和IT的深度结合,利用人工智能预测个性化的肿瘤新生抗原,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能力大幅度提升,是未来必然的趋势。国际上就有肿瘤新生抗原筛选联盟(简称:TESLA联盟)旨在建立全球新生抗原检测的算法和标准。


还有,有一些研究学者型的专家,会有很严重的“文人相轻”倾向。所谓“文人相轻”就是他们会陶醉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愿意了解其他的技术流派,也不愿意承认其他技术流派也在发展进步,当项目的技术流派和方向跟他们不一样时倾向于否定。通常情况下,每一条技术路线各有千秋。


再者,专家顾问思考逻辑与投资的逻辑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往往会给你“好还是不好”的定性判断,而不会考虑“多少钱才是好,多少钱就不好”的定量判断。后者才是投资的判断。


所以,在尽调和投资决策过程中,我们需要兼听多方的意见,但专家的思考逻辑与投资的思考逻辑是不同的,专家的背景和视野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要求我们必须辩证兼听,就像福尔摩斯查案,用各种各样碎片化的证据和线索,拼凑推理出事件的全貌。



误区3:“爱上创始人”,选择性解读


项目经理究竟要花多长时间去调研一个项目,与创始人沟通和相处为合适?这恐怕没有一个定论。跟一个人相处时间多久,甚至一起工作一段时间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和能力。但,对于一些具备感染力的创始人,项目经理可能会因为相处时间长,潜意识的“爱上了创始人”。


另外,花的在一个项目上的时间越多,项目经理就越倾向于非投不可,人的潜意识是不想“白干”的。这些潜意识,都有可能导致项目经理在尽调过程中选择性的失聪和选择性的解读。投资就是投人,这是许多投资人挂在嘴边的信条。但,看人是很难的,很主观的判断,很多事实可以多面的解读。一旦“爱上”创始人,必然就得到一个充满主观性和偏颇的报告。例如,下面对创始人的判断,可以有正面和负面解读。如果有人对这些事实与项目是否最终成功做一个全面统计,想必可能得不到一个有关联性的结论。


避免“爱上创始人”,被“创始人洗脑”,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而且认为行之有效。每次听创始人富含激情的,充满感染力的,信誓旦旦的描述他的企业如何改变社会后,我会继续看着这个创始人,然后在脑海里“播放”一遍投资后两三年他可能会在我面前用怎样的灰溜溜的表情打脸的情景:“蔡总,不好意思,我真的无能为力,让你失望了,我们原来预期的太乐观了……我们商业模式不太成立……竞争对手太强了……流量太贵了……产业化太困难了……我们后续融不到钱无法推进研究……公司虽然上市了市场行情不太好”。这样一想象,一个看似“不可能让你亏钱”的创始人形象得到了“理性的修复”。今日向你逻辑清晰,思路敏锐的侃侃而谈,展现必胜心,他日向你头头是道的剖析为什么公司做不下去,似乎也没有什么违和感。


误区4:相互背书,抢回来的就是好的。


想必大家听过这个虚构的段子。某商人想让自己的儿子给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当女婿,于是他找到比尔说:“我帮你女儿介绍个好丈夫。”比尔说:“我女儿还没想嫁人呢。”商人又说:“这个年轻人可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哦!”比尔说到:“这样的话,可以考虑。”然后,商人立刻找到世界银行说,“我给你们推荐一个副总裁。”银行的人不同意,商人说:“他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婿。”于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和这位年轻的新晋世界银行副总裁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类似的事情还真实发生在创业投资中。A公司一直融资不是很顺利,一家VC机构甲关注了A公司很久,但是就一直很纠结,下不了手。某一天,VC机构乙也关注到了A公司。A公司对机构乙说:“机构甲一直在跟进,可能近期就完成投资。”乙怕失去机会先给了一个投资意向锁定投资意向。A回过头又跟机构甲说:“机构乙找上来,已经给了投资意向。”机构甲一听,原来犹豫不决,这下子信心坚定起来,加快了速度。最终两家机构相互背书,都怕抢不到份额,联合投资了A公司。两家机构都认为对方一定做了严格专业的尽调,想必一定值得投资。他们认为自己投了一家好公司,因为“有人抢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实际上,两家都没有严格做尽调,相互背书了。


我们复盘一下群蜂社的历史投资,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平台创办早期有几个采取“跟投”+“盲投”项目。有一些是“抢回来”的份额,有一些是通过关系要过来的投资份额。这些项目失败率高于我们自己参与尽调的项目。不是失败了,就是哄抢之下投资价格虚高,收益率很平庸。更糟糕的是,当这些项目出现问题时,我们可能还没有影响力去维护投资人的利益。



误区5:锚定效应


我们在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价格做出判断的时候,往往会过多的被第一个接触到的信息影响。锚定效应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我们去一些小市场买衣服,小商贩会有意识的开一个高价,然后让顾客一点一点往下砍。顾客砍下来价格会感觉到自己占了便宜,比起商贩的要价划算了不少,更容易促成成交。


我们做投资时也经常受到这种锚定效应的影响,而忽视了对投资标的本身内在价值的判断。例如,我们认为对标的上市公司有100亿市值,那么刚刚在创业起步阶段的投资标的1亿估值是可以接受的,有100倍空间。同一赛道另外一家公司估值5亿元,那么投资标的1亿元估值很划算。公司一开始开价1亿元,后来谈到8000万估值,觉得估值便宜了。按照这种逻辑,那基本上没有项目是不能投资的。


又例如,当你判断创始人创业成功率时,你也总是去锚定他创业前所取得的成绩。认为以前成功也预示着未来的成功,殊不知世界上每一次创业成功都是不一样。


还有,我们还会潜意识的锚定过去的投资体验,看着后视镜向前开车。当我们在某一个领域折戟,很可能就再也不碰这个领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人性的正常心理。投资是投资未来。过去总有一些经验教训可以提炼,值得未来借鉴,历史总会自我重复。但也要充分理解,历史的重复也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环境有相似也有不同,时代不一样,人物不一样,结果完全可以不同。因为曾经在某个领域的失败,某种项目失败,就对该领域避而远之,学费就白交了。挫败-复盘-再战,可能要比持续进入一个全新领域成功率更高。



误区6:预设立场,证实性偏差


在我们对某件事情形成一个初步观点以后,再看到任何新的客观事实都会潜意识重视那些证实自己初步观点的事情,同时忽略那些颠覆自己的初步观点的事情。比如你认为处女座的人是很挑剔的,那么你会特意的去关注这个处女座的人挑剔的事实,每次注意到这个事实时,你会不自觉的加强你的观点。在投资领域,如果有预设立场,这种认知偏差也会导致你不断潜意识的关注公司一些加强你预设立场的细节,而对公司的其他信息潜意识的忽略。一家公司如果你认定要投资,那么你会潜意识关注它好的信息;如果你预设立场是不投资的,你会潜意识的寻找否定他的细节。尽调彻底沦为了证明你预设立场的证据收集活动,而不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



误区7:拘泥于产品和技术,而忽视了商业能力的判断


许多搞技术出身的投资人很容易步入这种误区。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对技术和产品的判断中,而忽视了投资是对一家盈利性的公司的投资,而不是为了搞科研发文章的事实。因此,他们很容易就忽视了”商业能力“的判断。这些“商业能力”包括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控、高效组织理念、开放且动态的股权激励机制、建立能对指导决策有信息搜集机制、财务核算以及税务的规范、强大的营销和品牌塑造能力。经营一家成功的盈利的企业越来越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对于模式创新的企业尤其是这样,而对于技术创新的企业一样重要。治理的混乱,机制的缺失,各种跑冒滴漏很轻易的就可以侵蚀掉好产品带来的高毛利。事实上,众多的失败企业,并不是败在产品和技术上,而是缺乏商业能力。好的投资人需要看得懂技术,还得看得懂商业。



克服投资人的人性认知误区


这些认知误区就是我们投资的敌人,他们会让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了解敌人。我们要避免这些认知误区对我们的影响,就需要记住他们,时刻在心中提醒自己的潜意识,多问自己:你咨询的专家是否也有局限性?你是否“爱上了创始人,情人眼里出西施”?你是否给自己预设了立场?联合投资机构之间是否相互背书?跟投是否有“二次复核”,主投机构一定比我们专业和尽责吗?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机制来减少这些个人人性的认知误区对投资判断的影响,这就是“群蜂拆解”的意义所在。群蜂社自2016年初设立以来,每年帮助社员拆解15个项目。群蜂拆解是群蜂社团队对某个项目完成尽职调查后,在线上组织的线上讲解和讨论环节,持续一周,用社群的力量把项目拆解得稀巴烂。群蜂拆解的理念很鲜明:



  1. 群蜂社蜜圈会员,不是一般的投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在社会上各个领域取得成功,而且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高净值人士。他们本身就具备了丰富的创业和投资经验。有多达100人的蜜圈成员组成的“拆解团”对项目进行二次把关。当中必定有对拟投项目所处行业很了解人。
  2. 群蜂拆解主张“任何问题、任何质疑、任何评论”都可以发表。建立一个相互“挑刺”的群体,不怕质疑,不怕负面评论,也不怕激辩,通过激辩把项目风险暴露无遗。
  3. “人民币代表我的心”,涉及到自己掏钱的事,人总会很认真对待。没有人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蜜圈是一群有冒险精神的人,用人民币投票。群蜂社只负责”独立、客观、公正“为蜜圈做尽调,讲解项目,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不对投资结果负责。蜜圈会员每人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只要愿意投资的金额不够,那项目就不行,我们一分钱也不投。


目前来看,我们复盘一下过去5年我们做的70场群蜂拆解,通过”人民币投票“的不一定都给我们蜜圈投资人带来回报,但没能通过的几个项目,后面的发展还真的全部都不行!




对接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和高瞻远瞩的投资人

欢迎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