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蓝海市场:3亿蓝领的职业教育

学习

体验

蜂群

拼拼

LeanCode

下一个蓝海市场:3亿蓝领的职业教育


【千亿赛道,该如何抓住机遇】


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可能经常对一部分群体有点“陌生”,外卖员、快递员、服务员、理发师、收银员、保安、司机、环卫人员、家政护工、焊工以及其他专业技术工种等等,他们是城市第三产业中的主要工作群体,他们渴望被尊重、情感冲动、工作流动性高,但他们是城市中最可爱的人。3亿的蓝领群体的招聘、就业、培训是他们适应每份工作所要面对的。他们也有很上进,渴望提升的人,他们希望通过提高自身技能,尤其是技能培训来增加收入或者获得晋升机会。同时,培训也提升了社会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他们中的大部分群体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专科或职业教育,但大多数进入社会后实际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科、职业内容相脱节,导致企业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另外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从业者学习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有些特种技能岗位出现“千工好招一技难求”的局面。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已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普工剩、技工荒”和高技能人才匮乏问题。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则达50%,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6%左右。未来大量流入服务业、工业的新增、存量蓝领群体的再就业,便依赖于再教育。


在原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也有几方承接职业培训的职能,比如主打民办职业院校的香港上市主体中国科培、新高教等等,市值80亿港币;主打烹饪培训的东方教育集团2019年在香港上市,市值170亿港币,还有我们熟悉的以挖掘机培训闻名的蓝翔技校;以及根据平台生态用工需求研发的课程,比如美团点评餐饮学院,其是基于行业积累提供的中式快餐店人效培训、外卖运营和会员营销培训等;还有企业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通过在岗培训、认证,培养合格技能人才,比如钉钉的数字化管理师等等。


但是,相关的技能培训内容比较分散,没有成就一家规模化的平台企业。归根其缘由主要是职业教育长期存在付费痛点和矛盾:


相比K12学龄教育中付费者(家长)与使用者(学生)天然分离,亲缘关系和文化传统能较好地解决付费问题,有近2亿的潜在用户群,长达12年的消费周期,这都是K12教育机构能够做到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前提条件;而在职业教育中历来存在企业与用户谁来付费的矛盾,职业教育有两百多个细分品类,每个品类的标准和用户之间都有很大差异,受限于地区和用户分散的原因,较难做到规模化。


然而,从中国的职业教育付费模式来看,存在政府、企业、用户三类主体:企业付费受自身业务发展及预算限制;用户付费本身意愿不强烈且相对分散,受直接就业效果影响,获客成本高企、复购续费较差;政府付费则以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和补贴发放的形式存在,属于中国职业教育市场的特色解决方案。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连续八年超过4%,而职业教育的补贴资金主要来自于人社部失业保险专项资金以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明确2019-2021年的专项补贴金额为1000亿元人民币(对应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该部分资金来自于人社部失业保险专项资金。结合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整体补贴资金在三年1000亿到2000亿元左右,占据近三年职业教育总体市场规模的10%。国家同时在积极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政府付费做好的前提是,做好培训效果的监督及管理,让企业和C端用户充分参与,以及做好社会人力资源的调度。这点放在国家人社部面前需解决的是,促进各个省市的培训围绕其主要所需的产业、职业,筛选优质的课程内容和管理体系最为关键,大力促进社会灵活用工及精准匹配。


例如作为先行示范的北京“京训钉”,完全是由政府引导,整合优质的社会课程资源,同时以企业为主导,通过企业组织人群或者C端主动报名进行培训。平台2.0版本付费的模式,每周培训付费流水近2000万。

图片: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管理平台


同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行业的发展,2021年6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大力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先导,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十四五”期间,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结合即将出台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未来财政性教育经费也可能向职业教育倾斜。

图片:新闻联播


结合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市场也将形成自己的特色解决方案:构建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组织实施体系。大力推行“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健全以技能需求和技能评价结果为导向的培训补贴政策。全面推广职业培训券,建立实名制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劳动者职业培训电子档案,实现培训信息与就业、社会保障信息联通共享。



【未来,职业教育赛道投资的看点主要聚焦在行业以下2个方面】


  • 师资供应链端

各个细分赛道能否做到规模化扩张,师资和教学服务能否稳定供应,提供标准化教学效果,是考验各家机构能否成为行业龙头的关键。职业教育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考虑到产业细分领域众多,教师服务的非标准化,因此教师队伍的培训、扩大不可能快速规模化,需要时间和平台来组建自己的师资库。


  • 内容提供端

对于职业培训机构而言,内容很难形成壁垒,职业教育内容在企业端形成,特别是近期推出的各行业“1+N”证书政策,由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制定标准和认证体系,培训机构承担招生获客、教学服务落地等基础功能,培训机构在企业端、高校端及政府端的资源整合能力更为重要。


未来新职业也将被纳入补贴范围。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共公布了56个新职业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营销师、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网约配送员、健康照护师、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员、调饮师、食品安全管理员等等,这56个新职业只有16个新职业有相关的技术标准,40个新职业还得依靠社会头部企业的力量来共建相关的技术标准、课程和认证体系。未来,将新职业纳入补贴范围也是趋势之一。


职业教育是大部分劳动力的上游源头,市场足够广阔。优质的职业教育平台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个领域肯定会出现多家百亿、甚至千亿市值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