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微生物药物
活体微生物(例如益生菌或共生菌)作为治疗手段来调节宿主的生理功能或治疗疾病的药物。该公司的产品有望成为抗抑郁、自身免疫疾病等的一线用药。
融资信息仅向特定对象披露
余立
蔡聪
-1-
微生物组学
每个人的身体有10万亿个细胞,但却寄生了50万亿个细菌的细胞。可以说,我们身体是数万亿微生物的家园,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人体的微生物组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胃肠道中,同时也存在于皮肤、呼吸道和其他部位。微生物组学是研究人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科学,它揭示了微生物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18世纪天花病毒肆虐欧洲,据估计,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达6,000万人以上,死亡率为30%左右。英国人詹纳发明了牛痘疫苗,使得天花病最终在地球上消失。
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平板培养皿中发现,在污染的青霉菌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生长。发现青霉菌分泌一种能够杀死葡萄球菌或阻止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这就是挽救了无数性命的“青霉素”。
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于2005年因为发现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最初成因而找到了精准根治的治疗方案。
20世纪80年代德国科学家Hausen首先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HPV疫苗的成功研制,为宫颈癌的防治指引了方向。
1969年-1972年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参与的523课题组发现并从黄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现今所有药物中起效最快的抗恶性疟原虫疟疾药。这一发现每年挽救了数十万生命。
以上这些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毫不夸张的说,科学家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发现大大延长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寿命。医学史就是人类与微生物相爱相杀的历史。
-2-
活体微生物药物(LBP)
人体微生物的失衡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炎症性肥胖、糖尿病、精神健康障碍、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微生物组的研究促进了新诊断工具的开发,也为开发恢复微生物组平衡的疗法提供了新的途径。活体微生物药物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活体微生物药物(Live Biotherapeutic Products,LBP)是指通过活体微生物(例如益生菌或共生菌)作为治疗手段来调节宿主的生理功能或治疗疾病的药物。LBP可以理解为第二代益生菌,FDA给LBP的定义是:1)包含活的微生物如一些细菌;2)能够起到预防、治疗或治愈某种疾病;3)不是疫苗。
LBP是一种生物治疗方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株或菌群来干预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以促进健康或治疗疾病。益生菌从一代到二代的转变是行业的大趋势:传统益生菌以非药品形式审批,二代益生菌将基于临床适应症进行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拓展。LBP的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肠道健康、免疫调节、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它们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免疫调节、抑制病原菌生长、代谢调节等机制发挥作用。
LBP活菌药物已经在一些国家得到批准,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随着对微生物医药行业的深入研究LBP活菌药物及其他活菌制剂将在未来发展成为更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3-
肠脑轴
“肠脑轴”(Gut-brain Axis)是指胃肠道和大脑之间持续的双向通信。肠道影响大脑,进而影响精神和情绪的观点已被广泛理解和接受。肠脑轴是大脑和肠消化道两个器官间的沟通桥梁,而其中肠道中的菌群也对此路径贡献匪浅,三者相互影响并调控全身各种生理作用,从脑部早期发育到晚期老年的神经疾病的皆与此连结轴线有著密切的关系。
视频:《肠脑轴》 by 美国杜克大学Bohorquez实验室
血脑屏障是大脑和循环系统之间的一道屏障,限制了许多药物和治疗物质从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对于目前常见的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无疑增加了药物发现和治疗的难度。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疾病与肠道菌群的改变、炎症反应和神经递质的紊乱有关。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肠道轴通道可以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视频:《您的肠道微生物组如何影响您的大脑》by Webmedy
-4-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涉及长时间情绪低落或失去快乐或对活动的兴趣。抑郁症不同于正常的情绪变化和对日常生活的感觉。抑郁症可以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与家人、朋友和社区的关系。抑郁症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经历过虐待、重大损失或其他压力事件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根据WHO的报告,全球有3.8%的人口患有抑郁症,其中包括5%的成年人(男性为4%,女性为6%),以及5.7%的60岁以上的成年人。世界上大约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高50%左右。在世界范围内,超过10%的孕妇和刚分娩的妇女患有抑郁症。每年有70多万人自杀身亡。自杀是15-29岁人群的第四大死因。
-5-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是指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攻击正常细胞所产生的状况。目前发现的至少有80种这类的疾病。大家比较熟知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四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通常不明,治疗常用到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通常能改善症状,但无法治愈。
资料来源: 三生国健招股书、中国抗体招股书、头豹研究院
-6-
活体微⽣物药物治疗免疫和神经疾病
拟投资标的是国内的一家专注于研发活体微生物药物用于治疗免疫和神经疾病的创新药企业,融微生物、天然产物以及合成生物学于一体的创新药企。其科创属性非常明显,创新水平是世界级的。活体微⽣物药物是下⼀个千亿美元赛道,尚处于发展早期,公司的致力于成为微⽣物药物赛道的“Moderna”。
公司创始人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在nature、science、cell、Immunity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文献,获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名35岁以下创新人士及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等奖项,为全球行业内学术界的领军人才。团队集聚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普渡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的教育和研究背景人才。
从药物开发的角度来说,由于是人体内分离并得到的天然菌种,活菌药物的安全性验证比蛋白质药和其他小分子药物的验证周期要更短,这使得其开发和商业周期较其他生物药更短,目前FDA和CDE的监管路径已证明通畅。
平台型技术比普通的生物药公司具有更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公司具有国内稀缺的免疫/神经调节微生物发掘平台,包括功能筛选平台和体内模型研究两部分,拥有超30种体外高通量筛选体系,超200种免疫细胞/响应分子检测系统,超50种小鼠疾病评价模型,无菌小鼠(GF)/人源化小鼠,功能筛选覆盖肿瘤免疫/代谢/神经等多领域,用于药物发现和药物评价。目前公司在糖尿病、抑郁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均有研究论文发表及相关专利,产品有望成为抗抑郁、自身免疫疾病等的一线用药,同时其他方面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公司获得头部券商旗下的创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已经形成了资本扎堆的投资效应,为后续融资奠定了基础。
本项目仅向群蜂社“蜜圈”开放
非“蜜圈”会员须经过认证和相互了解成为“蜜圈”会员
详情可联系蜂儿
登录可以查看更多信息。
点击登录